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助残为切入点,以产业为着力点,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探索助残新模式,大力助推乡村振兴。
12月2日上午,固城街道青蓝农场残疾人乡村振兴基地在新港村残疾农民高世彬螃蟹养殖基地挂牌成立,简短的活动仪式上,固城街道青蓝农业党支部书记、农场主杨巧云激动地说:“给予残疾人就业创业致富方面的扶持与帮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青蓝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我们将把党建引领扶残助残、乡村振兴事业坚持下去。”
青蓝农业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3月,目前有正式党员4人。支部于成立之初即明确提出“凝心聚力谋发展、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口号,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社会公益相结合,推进公司各项工作的落实的同时,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杨巧云原是下岗女工,于2012年注册成立青蓝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家庭农场),主营蔬菜种植+配送的生意。在街、村及相关单位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得到长足发展。创业成功后,她不忘带动本村村民就业,将50多名外出不便的家庭妇女招聘进公司。
杨巧云主动帮助村民种植和销售蔬菜,带领村民一起致富。2020年4月,她还投资30万元,创办三陇村“残疾人之家”,为本村及邻村部分残疾人免费提供康复训练、日间照料、午餐等服务,按排3名残疾女工进公司上班。今年盛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保障城市菜蓝子和居民的蔬菜供应,青蓝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保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抓疫情农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放青蓝家庭农场蔬菜保供平台,组织党员、职工区内实行配送,区外市内顺丰快递,并积极联系各家庭农场、蔬菜种植大户,每天确保一万斤蔬菜供应。另外,公司还推出“送菜到家门”服务,将农产品从田间直接配送到小区,保障市民足不出户买到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蔬菜。
新港村残疾人高某承包30多亩水面养殖螃蟹,前两年一直亏本,公司党支部与高某主动结对,深入了解情况,解决其遇到的困难,并帮助高某联系销售螃蟹4万多元,一举实现了扭亏增盈。
青蓝家庭农场残疾人乡村振兴基地的建立,旨在为巩固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辐射带头更多的残疾群众创业致富,推动乡村振兴。